主题: 让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 千手观音
楼主回复
  • 阅读:10907
  • 回复:8
  • 发表于:2017/1/8 11:53:46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让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与李永颐、李连昌、刘玉祥、杨敏志四位老师见面,是在2016年12月5日一个冬日的中午,听说我们一早从湄潭出发去遵义,他们已等候多时。他们都是老遵义,对浙江大学抗战期间西迁遵义办学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犹新。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我们颇受启发和教育。


李连昌老师是遵义市民俗学者,有名的收藏家。采访中他说,遵义和湄潭在收集和宣传浙大西迁历史文化这一块有遗漏,他的收藏可以有所弥补,他的收藏有:浙大教授向达在湄潭时的讲稿;叶良辅、谭其镶等在遵义时的一些论文原稿;涂长望在遵义时发表在气象学报上的论文原稿;史地系在遵义时的创刊号原件;刘淦芝发表在病虫害知识创刊号上的序言;民国时期陆军军官学院第四分校在湄潭的布告等。交谈中,他对浙大西迁时期的名人如数家珍,问他为什么对遵义的抗战文化有这么深厚的感情,他说家父是抗战老兵,家国情怀,让他对遵义的抗战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二十多年的搜集,得到了一些较为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就留给世人享用,能让历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他带来的“遵义民国老照片”被我们翻拍了很多。他说如果湄潭需要这方面的资料,他会大力支持,可以将他收集的有关湄潭的资料拿到湄潭展出并复制。


据了解,2011年以来,李连昌先后分类捐赠文物书稿达200多件。其中,向省博物馆捐赠沙滩文化为主的文物书稿10件,向遵义市博物馆捐赠146件(包括他自己的22部书稿的手稿和已经出版的20多部著作),向山东大学图书馆捐赠了《禹贡中国文化史》四册,向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捐赠了由文怀沙作序、张桐胜摄影并主编的《于庆年成作品集》220册。他还历时15载苦心搜集资料,个人捐资20万元修月建了“名家赞赏‘沙滩文化’诗文书法碑林”。


一头白发的李永颐老师已八十四岁高龄,对浙大西迁遵义办学这段历史情有独钟。她回忆说浙大是1940年的2月22号来到遵义开始上课的,梅光迪、费巩教授住石家堡三号,张荫麟教授于1942年通过她的祖父介绍也住进她家,她那时虽然还小,却记得她们称呼梅光迪、费巩教授爷爷,称呼张荫麟叔叔,出于女孩子的好奇,她对张教授的情况比较关注,张教授的宿舍很简单,最醒目的是一堆书,不上课时,就坐在书桌前看书,上课时西装革履,穿着很讲究。张教授后来生病了,就搬去了文庙街五号,1942年12月24号3时张教授不幸去世,她还记得张教授去世时穿西装的模样和打的领带质地为真丝。


五年前,她下决心寻找张荫麟墓,并且邀请杨敏志参加,后来刘裕祥也参与进来,一般人都不理解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张家亲人的委托,也没有任何政府部门要求,完全出于自愿。她说张荫麟叔叔是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在遵义去世后下葬,有一年竺可桢校长来到遵义上山去悼念,居然连墓碑都没有找到,对于遵义人特别是象她这种从小就认识荫麟叔叔的人来说,这是研究浙大历史文化的一大缺陷,遵义对不起张荫麟叔叔。她要设法找到他的墓,告慰死者,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历史。

艰难的寻找开始了,虽然凭借记忆知道大概位置在官井附近的旗杆山上,几十年过去了,已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有黄土一片。挖吧,山上的土地都有归属,不能乱来。不知经过多少次寻查和了解,终于确定了位置,想方设法找到土地的主人商议,出钱请人挖掘,当挖掘者按指定位置动手时,又怕弄错,经过反复勘察和参考竺可桢日记,发现确定下挖的地方有狗脚印,她有些激动,她认为也许这是心有灵犀,挖掘结果,真的找到了死者遗骨,激动之下,她们将遗骨收回,想找到张叔叔的子女后作DNA鉴定。后经何琦副主任劝说,才将遗骨罐装后重葬原地,留下记号。


五年的寻找,五年的艰辛,五年的付出,以她的一条腿走折为代价。她们的艰辛没有白费,虽然张荫麟叔叔的遗骨要找到子女鉴定很难,但意外的收获是找到了浙大工学学士赖慈立墓碑和浙大文学院院史杨曦的残碑。


采访结束,在她们的带领下,我们去了一趟埋藏张荫麟教授的大山上,杨志敏老师们先上山,回来告诉李永颐老师,说重葬张叔叔的地方记号已不在,被人重新种上了菜。李永颐老师一听就哭泣不止,她觉得她们这样艰辛寻找到的墓没有受到相关部门重视,有重新沉寂的危险。我们只得安慰老人,你们已经尽力了,如果张教授地下有知,会感激你们这些晚辈的。


杨志敏受浙大教授丰子凯影响,从小就对绘画有兴趣。他说李永颐大姐是热心人,为了寻找墓碑,吃了不少苦,还出钱找人将墓碑抬到山下,经过协商,山下的小区物管才同意暂存墓碑。张教授是名人,去世时虽然才三十七岁,名气很大。他们感念浙大人来遵义悼念张荫麟叔叔,却苦于找不到墓扫兴而归,作为一个遵义人,有义务找到张教授的墓,这也是弘扬浙大历史文化。


他还应邀将遵义子弹库的原图画出来,因为那里曾是武汉头等测候所西迁遵义时设的气象观测站,是湄潭即将筹建的贵州省气象博物馆所需内容。几天过后,杨老师手绘的气象观测站图交到了湄潭气象局。


刘裕祥和大家一起收集对浙大西迁历史文化有用的东西,还根据李永颐老师写的文集,凭借印象画出当年浙大教授的住址石家堡。
   
 不图名不图利,在遵义在湄潭在全国,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为了让历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许多平凡人在做功在千秋的事情。

  
  • 方芳芳芳志永
  • 发表于:2017/1/8 13:34:00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在线妹
  • 发表于:2017/1/8 14:13:28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的分享,让我们这些后辈知道未曾听过的历史故事,在此给默默付出的各位前辈点赞!
家乡湄潭
  
  • 叶隐知秋
  • 发表于:2017/1/8 15:08:12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分享这些消息
  
  • 千手观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8 16:29:40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上,湄潭将拟建贵州省气象历史博物馆,如果真能付现,也算是大手笔。
  • dlshn
  • 发表于:2017/1/8 19:49:36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做一点算一点吧,为你们的努力点个赞。有时还真有点叹气,中国的近代科技史可以说在世界进程中算是独树一帜,而今天尚没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展现出来,自是了了不已。难怪那些老泪纵横壮心不已仍那样心不能甘,抑或也有那么多追寻者竭尽绵力,这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回避不了的,湄潭县能尽力的做点事,功德自在。
  • 云眉
  • 发表于:2017/1/9 9:20:30
  • 来自:贵州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李永颐、李连昌、刘玉祥、杨敏志
漫天飞舞的雪花虽然洁白漂亮,但是一和大地接触瞬间即逝。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