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关于陈波来诗作的评论(三)

  • 俺个海皮皮
楼主回复
  • 阅读:3376
  • 回复:1
  • 发表于:2018/3/5 23:02:47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诗:生命与时间的沉淀


——读陈波来散文诗组章《海南物事》

/夏汉

1.

在西方文论里,现代诗几乎就被并入了散文的范畴,因为现代诗与传统的诗相比较,其中很多诗的元素的构成已经不存在或者已经减弱——韵则是主要的特征属性,维·什克洛夫斯基在《散文理论》里列举大量的诗篇与诗人的文本就意欲如此预设了,难怪本书的译者刘宗次说,俄语“散文”一词则泛指非韵文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1],以此类推,现代诗并不在乎韵,划入散文亦非不可。而散文诗估计也是汉语新诗发展中演化出来的一个变体,最终,归于诗还是散文,在长久的争辩中已经是不明自明了。在陈波来这里,他是看作诗的,那也自有其道理。实际上,我们从他的文本里已经寻觅到答案。

在《沉香》里,诗人写到:“谁在深夜哭?纸的墙,沙的城,十万只疾走的蚂蚁与溺水的马蹄/一把泪抹去,那哭的,还有那听见哭的//谁把自己留在伤口?谁用一丝喑哑的痛说破所有的殇/一点暗香从灰烬中拈来:那些显现的都可以被如此掩藏”,可以说句句皆是诗——从诗的内在生成与诗的外部结构看都已经具备诗的规定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的潜质及其诗的造化。在《黄花梨》里,当看到“一抹泪里的莲朵与脚印”“一片海太轻”“又一个回不了故乡的你”这些句子,谁还会认为这不是纯粹的诗句,而拥有这样诗句的诗人不是优秀的诗人?记得在读过的《骑楼》里,有这样的句子:“木质的楼梯已经承受不住一只民国的绣花鞋”“一个个被幸福勾了过去”,这里的借喻同样是诗的技法。

作为散文诗写作的大师圣佩?琼斯说过:“诗是行动,是激情,是力量和不断推移界石的革新”[2],或许,在陈波来这里,他也践行着这一训条。看他迄今为止的散体诗篇几乎都意味着为散文诗的正名,这种行动——尤其在当下分行已经成为时尚乃至于成为技艺的潜意识的风气里——是需要艺术的勇气的,诗人自信,只要拥有激情和力量,他敢于不断推移诗的“界石”。

2.

在陈波来的散文诗里,看得出他拥有浓郁的生命意识,就是说,他每每在“物事”里领略了生命的鲜活与劫难以及生命的珍贵,这显然是诗人生命力的展现与透视。在《沉香》里,“谁把自己留在伤口?谁用一丝喑哑的痛/说破所有的殇”体现着生命磨难的痛楚;在《黄花梨》里,从撕裂与剥离的举动中,“才会裸裎出心”,同时获得了一种言说的弥足珍贵,而在“回不了故乡的”愁苦中演绎了歌唱的情愫。

《槟榔》中的“苦,在孤独的生长中一点点显现”则给予我们一个生命中另样的风景,那便是苦同样可以是生命中的一种让人兴奋与清醒的幸福肯定,诗人发现了这一点则把握了生命的“惟生惟苦”的意涵,故而才有“苦,在漫长经年的撕裂中,甚至一度示以花开”和“若有若无的芬芳”以及“蜜脂一样的汁水淋漓的内心,一点点坚硬,苦,被反复咀嚼至暗香浮盈”。

在《砗磲》这个海底生物中,在其“结痂的伤体”与“越来越小心的柔弱的肉身”里看出“那是深入骨殖的挫折,与自我的弥久而坚的磨砺”,最终归结为“用一次死,用死后轮辐状的壳骸,去雕饰千万种滚滚向远的生”;而在《珊瑚》里,诗人关注着“属于他的/另一种踽踽独行的生命”,同样也回归到“有多少寂喑的死,就有多少烂漫的生”的蕴含,颇有向死而生的哲学意蕴,不啻说,诗人让生命得到伟大的升华。

3.

陈波来这系列散文诗组章的另一个向度是指向时间,或者说,他在时间深处打捞诗意。这让他的诗拥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在《珊瑚》的开句就写到:“需要多少时间,你才可以,从似水流年里找回”,显然,一个“找回”勾勒了其全部的历史与回忆,这里有“你骑着竹马笃笃绕过的那棵树,你迷路过的那片森林/就像,你可以在水中找回所有的,你遗落在天上的星辰”,还有“前身与来世”;

“把一段眠,睡得那么深,深到/只配遗忘”(《火山口》),这里,时间幻化为一段睡眠,诗人正是从这俗常的意象里体验火山所带来的历史的漫长与亘远,以至归于“遗忘”,归于“谵语与秘密”被掩埋于风景的深处,而“给他时间/他会醒来”竟让我们不寒而栗。而在《椰子》里,诗人则这样写到:“那种持久的甜,正被内心坚守。而坚守,因为无法消融的块垒,竟源于岁月深抵秘密之处的宽容”,在这里,时间被内在的甜的累积和外在的坚守、宽容以及对海的倾慕等伟大品性所替代与填充,可以说,诗人在时间深处发现了生存的伦理,也成就了诗篇。这种化育般的发现与挖掘也彰显着一个诗人的天赋与品性,这都可以归功于诗人“最直接的剖白”与“一次斧斫”的结果,而“他据此说出他所有的爱”。

4

一个优秀的诗人在其文本里一定会留下自己的语言气质,这里有他全部的艺术修养,或者说,在诗里能够体现出一个诗人的艺术偏好,在这气质里散发着亘久的艺术魅力。陈波来亦如此。阅读中,能够体会出他的诗里所透出的朴素、优雅而高贵的语言气质。

波来移居海岛已逾30年,而那种黔北高原人的质朴与宽厚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现在他是一个阅历丰富的律师,想必终日纠缠于官司的辨析与权益的维护之中。但他居然还能写诗,着实让人意外。他也曾经做过20来年的旅游业,各地的风景与风土人情熏陶着,故而,看到他溢满异域风情的诗章也在情理之中。而对他多年来生活其中的海岛及其一事一物,更是倾注了源于青春和中年的、故乡与异乡的、种种幻灭与憧憬等悲欣交集的情感。他已先后完成并发表了《海南物事》系列散文诗共约40余章,其中多章被选入国内最具影响的数种散文诗年选,他也藉此获选参加第16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对这样一组系列散文诗创作,诗人曾有过如下自述和引言:

“我……突想从堆积四周的物事中写下一点诗意的文字,不料其中处处,早有一个喃喃独语或言犹未尽的我。我想、也力图撷取身边熟稔之物的某些属性或特性,‘将所咏之物化为自己人生历练的一种观照和寄寓,由此总体呈现灵动而又深沉的特点’(蔡旭评语)” [3]

概而言之,陈波来在生命的脉动里寻找诗的律动,在时间的深远与亘久中寻找诗的深意,并在诗的展示与语言形式的锻造中趋近于诗本体,故而他的散文诗写作同样践行了“诗歌是语言的必然性的独一无二的例证”(策兰 语)。

2017.5.1-4.兰石轩(字数:2458字)

[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2] 载《北方文学》2010.3.86页,作者:云 萧

[3] 载《散文诗》2015.7.(上半月刊)第10页。

 

                                                                   

夏汉,1960年生,河南夏邑人,著名诗人、评论家。诗作及评论发表于《诗探索》《诗刊》《奔流》《江南》《西部》《汉诗》《飞地》《读诗》等国内报刊及多种诗歌选本,出版诗学评论集《河南先锋诗歌论》《语象的狂欢》、诗集《花园》《冬日的恩典》《街头的证词》等。
  
  • dlshn
  • 发表于:2018/3/8 2:40:48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唉,读现代诗让人多有嘶鸣作人心痛的感觉,似乎不痛不诗句。有个域设定那里自我便困顿,自己便发泄,可世人谁是为了楸心痛才去读些诗呢?起码我就情愿偷闲看落日、缘坡听风鸣、观流起白练,心随世事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