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贝濂来到求是林(西迁七十年我们的记忆之五)

  • 千手观音
楼主回复
  • 阅读:1746
  • 回复:5
  • 发表于:2009/7/5 11:00:40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贝濂来到求是林

贝濂教授是贝时璋教授的女儿,贝时璋是我国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我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濂是内科学教授19326月生于浙江杭州,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内科工作四十余年,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北京协合医院退休。

她们一家随浙大西迁来到湄时,她七岁,她的小学和中学是在湄潭读的,她清楚地记得这里的一切。在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她也被请上了主席台,多年的行医经历,让她的性格坚毅沉稳。她带来了106岁的老父亲对湄潭人民的感谢、怀念和祝福。她激动地说:“当年我的兄弟姐妹都在湄潭浙大附中、附小学习、生活。我们是吃湄潭粮,饮湄江水成长起来的小伙伴,后来受到新中国教育逐渐成长,现在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我的父亲得知要在湄潭举办纪念浙大西迁七十周年纪念活动,请他为求是林题词时,他欣然提笔书写,还叫代我问候湄潭的父老乡亲,替他去看看文庙现在是什么样子,要他去看看文庙后面的财神庙、天主堂、生物系所在地唐家祠堂、当时6位教授一起居住的院子等还在不在,一定叫我去看看,给他照点照片回去。他还记得在假期带我们小孩去游玩的景点,像观音洞啊,还有七星桥啊等等,现在还在不,百鸟归林还在不在?”一声声询问深情凝重,寄语了多少追思的情怀。贝濂教授的话勾起了人们对湄潭美好的回忆,让听者动容,泪湿衣襟。

龙泉山上,原浙大西迁湄潭办学时的畜牧系旧址前,来宾们冒着酷暑,手执铁铲,挖坑填土,亲手种下了饱含深情的求是树,贝时璋老人题写的“求是林”红色石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大家的提议下,贝濂教授来到碑前,与湄潭县委书记和县长合影留念,历史在卡嚓声中凝成永恒。在这卡嚓声中,浙湄情谊也将像求是林一样,永远苍翠挺拔,绿荫匝地,造福后人!

 “求是湄潭,受益一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题写的这句话,也是一代浙大师生的心里话。这次纪念活动,无论是嘉宾还是主人,都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值得书写的人太多,上次竺安先生来湄时提到过的杨大寿教授来了,蔡邦华教授的女儿蔡小娣来了,还有作为浙大领导人的张曦书记、王玉芝副书记等,他们都多次来到湄潭。只因走近他们的机会太少,所以难以下笔。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浙大校友拍摄的贝濂在求是林和湄潭县委书记田刚和县长肖发君合影



  
  • 千手观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09/7/5 11:12:44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七十周年纪念活动一直激动着一批人,不写点什么,似乎难以释怀。
(0)
(0)
  
  • 公务员
  • 发表于:2009/7/8 21:54:16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顶!!!!
(0)
(0)
  
  • 千手观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09/7/28 14:38:48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来喜欢这类文章的人不多,我可是带着感情一气写了五千多字。本来还要写几个人,怕篇幅太长,所以就没写了。但是报社的人还说,写吧,我们正要这种文章。
(0)
(0)
  
  • 火焰山
  • 发表于:2009/7/28 15:17:26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带着感情才能写得出来%%%%^^%%%%顶。。。。

(0)
(0)
  • 睁大眼睛看世界
  • 发表于:2009/8/5 22:33:19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带着真情,寻找父辈的足迹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