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湄潭茶史随笔

  • 悬崖松
楼主回复
  • 阅读:2227
  • 回复:5
  • 发表于:2010/9/30 14:24:07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飘过时空的清香


——湄潭茶史随笔



茶叶,在湄潭人眼里是财富!
茶叶,在老百姓心中是精灵!
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尤物,一片片灵叶从远古飘洒过来,在湄潭这块土地上布满了它的清香……
湄潭,昔名义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县,因河水环绕县城,于城南与另一河水相汇,形成“二水颠倒流”,绕城河水弯环如眉,二水交汇有深潭,故而更名湄潭。
昔日义泉一名,由来久远。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招慰置义泉县(以带山泉为名),隶属夷州,州治于义泉,属明阳郡。唐代的夷州治所几易其地:贞观四年(630年)“开山洞,复以黔州之都上县置夷州”。 都上县,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置,以此处是酋豪首领都集之所而名。古都上县在今正安境内;天宝元年(742年)夷州改称义泉郡,属明阳郡。后义泉郡分别更名牢州、义州、智州,州治仍设于义泉;乾元元年(758年)义泉郡复称夷州,州治迁绥阳。

湄潭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湖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段,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地表形态多变,岩性组合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平地带性差异不大,而垂直地带差异明显。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给湄潭生物资源和植被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了良好基础,茶树分布在崇山峻岭的茂密森林中。


 



如果说在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将军出使南越,由蒟酱使唐蒙知道了还有夜郎这块土地,而使这块从未开发的地方引起世人注目。那么事隔八百多年后,这块土地的另一物产——茶叶,更加引起世人的青睐。“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唐·陆羽《茶经》。简短的几句话,注定了至唐以后夷州境地与茶结缘的必然。
唐代茶圣陆羽是否真正到过夷州,无从考证。但对夷州盛产“其味极佳”的茶叶,其了解是十分清楚的。历史记载古夷州辖今正安、湄潭、凤冈、石阡等地。追溯茶史,对古夷州的治所在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夷州境地生长茶树的地方。
湄潭的地理,给外省人的印象同样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而这由大部分泥石组成的深山峡谷,尽管迎合“地无三尺平”的过分评说,却蕴藏着丰富资源,生长着无数的珍稀植物。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记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湄潭的森林覆盖率为56.5%,那些绿色的植被正是生长在“烂石”和“砾壤”上。高海拔低纬度使山川河谷形成特定的气候,如诗如画的云雾山川却被外人贬为“天无三日晴”。然而外人哪里知道“高山云雾出好茶”,正是在这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使茶树上长出的茶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溯源湄潭茶史,应该在唐代《茶经》问世前,距今1300多年以前。湄潭的先民为土著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贵州省文物局在湄潭西河乡考察出新石器人类用的器物——磨制石凿,由此证明远古时期湄潭境地就有人类居住。土著人的生活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丰富资源,崇山峻岭中野生的茶叶理所当然地为土著人所食用,由于交通的不便,使茶叶很难传播到外面。《茶经》问世,才逐渐使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方物”为世人知晓。
 


《茶经》问世,世人晓知夷州产茶,夷州人自给的茶叶逐渐走出大山,徐徐步入历史的典籍。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载:“夷州土产茶……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从这些记载看出,平常随手采摘食用的茶叶成为捐税向官家缴纳,加重了先民们生活的负担。但“茶捐”一例,着实引起官府对夷州的关注,相应地扩大了地方的知名度,同时也带来种植、采摘、焙制的先进技术。
明朝统治者为补充大量马匹,在乌撒(今威宁一带)设茶马市,每年以大量的茶叶交换马匹。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容山长官司治理今湄潭境地,容山正、副长官司韩、张二氏每年必须将本地所产之茶叶交播州茶仓,作为播州宣慰使司向朝廷进贡的“方物”。1948年《贵州通志·风土志》载:“贵定云雾山茶有名,惜产量太少,得之极不易。石阡,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面对遍布大山的野生茶,湄潭的先民仅以应付土司摊派的“茶捐”而采集制作,对茶的追求无暇顾及。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播设流,境地的土著人不是死于战乱就是逃逸他乡。今湄潭境地上生存的人皆为移民, 移民的到来,促进了古茶区茶业的发展。乾隆年间,被赐为“威武大将军”的镇远府镇台曹仲,解组后迁湄潭永兴场定居,种植大片茶园(至今其地仍叫“茶园”),其史实充分说明外来人口对湄潭茶业发展的影响。
 
 


湄潭西面的大娄山余脉以及南面从象山到银柜山的一带大山之上,至今还生长有古茶树。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湄潭县志》载:“平灵台,县北四十里,在马蝗箐。悬崖四面,攀陡甚难。上皆茂林,其竹可以为纸,谓平灵纸。顶上方广十里,茶树千丛,清泉醇秀”。平灵台,海拔1200,位于湄潭北部永兴镇和鱼泉镇交界的一带山梁上,从永兴到平灵台,的确“攀陡甚难”,而走到山脊一个叫茶林垭口的地方,其自然景色让人心旷神怡。遭遇一次山火后重新生长出的茶树随处可见。茶树那顽强的生命力,好像要告诉人们:古夷州的茶树单凭那野火是烧不尽的。
湄潭人对茶叶的钟爱由来已久。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湄潭县志》载:“湄潭,山川明秀,田土沃饶,与蜀为近,气候平和,虽寒不严,虽暑不酷,山泽间悉就开垦。山坡上土多石少,气候无殊于平地”。湄潭境地的土质、气候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同时,在《湄潭县志》 “凡例”中提示:“物产,湄较他邑为备,除五谷外,以山丝家丝为大宗。又产茶、漆、辣、、桐各物,民间均沾其利。”湄潭清代的文献,将茶列入土特产之首,并质细味佳,所产最盛。我们仿佛看到,清光绪《湄潭县志》的主修欧阳曙的案桌上放着一杯散发出幽香的“眉尖”茶,字里行间不时显现出他那微笑的面容。
 


喝茶是一种心境。淡淡的茶香中,身心在一点点地净化,浮躁也柔柔地滤去,沉淀下来的是深思……
湄潭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曾经被人喻为“小江南”。历史上的数次战争期间,其地多为宁静的后方。一带山峦隔绝了城市的喧嚣,青山绿水,男耕女织恍若世外桃源,不少名人侠士莫名而来归隐其间。大明王朝灭亡后,遗臣钱邦芑、南明兵部尚书程源、贵州总督范鑛等因时局的变迁而纷纷隐居湄潭,置田建寺,设馆授徒。他们时常相聚一起,或侃时局,或吟诗句。在湄潭八景之一的琴州,他们“扫叶烹茗,啸歌自适,流连忘归”。茶使这些南明隐士“顿悟”,使他们“明心见性”。 使他们明白:茶的苦甘,有如人生;茶的淡泊,亦是生活的终极境界。
外来隐士对湄潭茶如此的钟爱,本土人对茶更是一种文化的升华。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安盘金,在游湄潭清虚洞(今观音洞)时,留下了“诗笺扫苔石,茶鼎听松风”的诗句。史料记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春,文士韩应时与湄潭县令杨玉柱等同僚游湄水桥,见湄景“彩球高结,鱼虾争戏”,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再看前方,更是美景如画。触景生情,遂吟出“两岸踏歌声,士女采茶工且艳”的诗句。情景的描述,道出了湄潭产茶的悠久历史和“康乾盛世”时期的湄潭是何等的歌舞升平!
大自然赐予湄潭一个山明水净的生态环境,湄潭茶叶吸允着天地的灵气,湄潭人置身于茶海,心境就像流淌的湄江河那样平静,那样坦然。纵观湄潭的发展史,似乎由一片片嫩绿的茶叶所缀织,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飘荡着茶叶的清香……

 

   



 清代黔北贡茶包装封笺的木刻板
 




该问题处于未解决状态,马上帮楼主解答!我要回答
  
  • 闲人
  • 发表于:2010/9/30 20:56:58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那些年的粗放采茶情景还略记得一些,每人背个大茶兜,一把一把的抓采后使劲撑往茶兜里,最后倒在手扶拖拉机车斗头把茶青拉往工厂。
(0)
(0)
  
  • 381138
  • 发表于:2010/10/1 22:59:22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茶的情怀······
(0)
(0)
  
  • 随风~飘去
  • 发表于:2010/11/24 22:13:18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嫣然回眸
  • 发表于:2010/11/24 22:49:04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起!
(0)
(0)
  • 水车咕咕转
  • 发表于:2010/11/25 11:32:29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