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如此支教

  • 三星在罶
楼主回复
  • 阅读:1781
  • 回复:9
  • 发表于:2006/9/14 18:44:13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去年的支教搞得像上刑,还没支教补贴,最终每个人都还是去支教的学校正正经经上了一年课。

今年的支教像唱戏,大部分人上台唱个喏就算数,很多人甚至连台也不上,就安心领了教育局发的支教补贴1000元,在原学校继续上自己的班。

如此支教,有何意义?

  
  • 千鹤洲
  • 发表于:2006/9/14 19:16:50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教本来对促进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以及本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有利,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只是在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套切合实际的方案,使支教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如果流于了形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但没有达到支教的初衷效果,反而伤害了一批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那就应该对支教的政策作出相应调整了。
(0)
(0)
  
  • 张平
  • 发表于:2006/9/14 20:28:45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为人师表呀
(0)
(0)
  
  • 天涯狂客
  • 发表于:2006/9/14 21:17:39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谁在倡导支教?
支教发放补助一事,本身就不公平。城里的老师到乡下支教一年,干嘛就非得要发1000元补贴呢?难道那些常在乡下上课的老师就是应该的?他们的命不好?他们天生就是“奴隶”?还是他们在城里人眼中早已定格为“恶劣环境的适应者”?身处乡下条件艰苦的老师,不知教了多少个一年,谁又给他们补贴呢?不要说一千,就连一句可心的话也没有。
支教一事,本无可厚非。可我们的运作却是瞒天过海,玄机深藏。支教美其名曰:“本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实却是我们在利用晋职这一门槛强行分流。某些学校的师资本身都无从顾及,在人员的安排上也已捉襟见肘,他们从哪里有多余的教师资源下放呢?行政手段盲目地一刀切,那上述学校也只有扔掉手里的玉米,极不情愿地到彼山摘桃子。请问,这样的结果还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吗?可事实是扔了玉米的人又没去摘桃子,这就更不能说是什么利用了,纯粹是浪费资源!
再者,看看我们支教的去途,多数是那些条件好的乡镇,而这些乡镇的师资也并非难以维系,应该说某些乡镇的师资结构非常合理。可当我们的支教队伍下去后,走到中心学校(条件好)后再也不挪步了,死活都只能在这样的学校支教,偏远的学校,就只能是乡下老师的去处了,原本宁静的校园,因为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人心惶惶----心不在教。他们担忧可能会因为上边的来客把自己挤到更偏远的山乡。同是支教,干嘛非要你赶我,我赶你呢?难道你就不能一步到位----真正需要你教学的地方?
支教啊,形式的东西太多,并非只是有些人不去那么简单。谁在倡导这一本是理智的举措,应该在运作机制上好好拈量拈量。你要明白:合理支配方能做到合理利用!
(0)
(0)
  
  • 嫣然回眸
  • 发表于:2006/9/14 21:25:22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是呀,教育质量上不去,好的教育模式无法得到实施,就是种种人为的因素在作怪吗?
制度是好的,实行制度的人却在千方百计的钻制度的空子,焉能不坏?
(0)
(0)
  • 李莫问
  • 发表于:2006/12/6 21:22:15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教支教,多少斑斓虎皮,假汝公益之名,而成堂皇大旗!"
  上述言论来自教育在线论坛.
  对于支教,本有许多话如鲠在喉,但觉心里苍凉,不说也罢.
(0)
(0)
  • 啷咯哟
  • 发表于:2006/12/8 22:38:15
  • 来自:贵州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们国家的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就严重,已经见怪不怪了
(0)
(0)
  • 789987789
  • 发表于:2006/12/12 0:34:20
  • 来自:贵州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相关领导来看看,不知他们是何种解释。
(0)
(0)
  • 我是能哥
  • 发表于:2006/12/13 12:19:46
  • 来自:贵州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教队伍中,也不乏尽心尽力之人。
对于支教一年后领取1000元人民币,太没道理了。
每个支教的人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要么是为了晋职称,要么是为了聘职称……
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去支教,有何资格获得这些钱?!
再则,那些扎根边远地区的老师,又何曾得到过奖励?!!!!!
(0)
(0)
  • 李莫问
  • 发表于:2006/12/15 22:26:01
  • 来自:贵州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心的历程:伤时-愤懑-无奈-漠然-淡然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