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城边行走纪事》第一篇(五)

  • dlshn
楼主回复
  • 阅读:4869
  • 回复:2
  • 发表于:2012/3/8 1:21:16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五、继续读史(一)

   在现在尚存的清时编修的《湄潭县志》载述的史料线索中,虽不是很明晰,但清虚洞始终是湄潭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关注的地方却很明确。

清康熙年间编写的《湄潭县志》给我们留下一句“花时游人甚盛”的描述,虽显描述简单些,但较早起此地“游人甚盛”是明确的。其后清光绪年间编写的《湄潭县志》收录有来湄理政的邑令周炳《游清虚洞》一诗,其中有两句“环乡多士女,膜拜乞神庥。”按字意理解,到周炳理政湄潭时,此地在人们眼中应该是膜拜具体的的神“观音菩萨”了,与今天称此地叫观音洞的意思及现在人们来此“烧香”的意思应该相同。这说明,史来无论是对自然景观心存好奇,还是人们有其它的情怀,这里总吸引人们眼球。

清时光绪年间编修的《湄潭县志》里收录了道光年间来湄理政的县令刘宇昌游清虚洞的记述,其留下的信息多些,全文录下来,作些分析。全文如下:



            《游清虚洞》

               刘宇昌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夏,余治湄数阅月,薄书稍暇,觅清虚洞者游焉。洞中灵异及建刹颠末,均载志史,兹不赘。惟石岩玲珑,水源清远,巧有夺神功者,因僻在偏隅,少题咏,以是人罕知奇辟也。时偕游张君辅臣,穆生小村,季弟雪樵,均各执所见,或抒情于景,或喻志于时,或状岩石之奇谲,实能道其窾要,兹洞中之灵异益显且著。余拈韵得二首,特镌洞壁以志不虚此游,非欲为山增色也已。

       

东接渝成指顾间,瀠洄二水护烟鬟。

人皆仰望因流泽,境有奇观只在山。

鹤泪清声栖老树,龙蟠灵气镇禅关。

隔溪农圃争相迓,喜我来游得暂闲。

坐久浑忘溽署侵,四时宜夏此山深。

云施甘雨生前岫,日照丹梯暎晚林;

莫辨花香来远近,全凭水气课晴阴。

遍游五岳曾题石,胜境而今乐再寻。

按四川省图书管挡案资料,刘宇昌生不祥,其经历丰富。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联捷进士。宦迹三十多年,翰院庶吉士;历任山东省县、州的知县、知州;入贵州后在多个县为知县、知州,来湄应是在1837年前后,后升平越府知州、黎平府知储等,惠政卓著,为黔人称颂。其一生著述不少,其中有一卷著述《义泉》,不知是否是述其在湄的经历,不得见自不好说。

按此资料所述,刘宇昌是博闻饱学之士,游清虚洞留下记述和诗文等虽费笔不多,但其述事严谨,诗文有大气,带来较多信息,值得一读。

其一,述说清虚洞“洞中灵异及建刹颠末,均载志史”,是在说明此地早以前便有人们的行为“建刹”存在,并载于史志里。而湄潭现存古时编修的县志里只有清时康熙年间和光绪年间两个时期的本子,这两本中虽不乏对清虚洞作为重要的景观来记述,但在刘宇昌来湄之前则没有明确的“清虚洞”有“建刹”的记载。若按刘宇昌的记述“建刹颠末,均载志史”,说得是很肯定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即刘宇昌所述的依据应该在湄潭现已遗失了的(明志《湄潭县志》)里。那么,虚清洞大概在明朝建湄潭县后,该有一番景象,只是(《湄潭县志》明志)遗失了,再加湄处明清之变及以后战乱,一些景象包括志史也丢失了,而我们今天,也只好尽量在他们的记述里去猜想一些。

其二,刘宇昌记述里赞景观的同时还记下了他们数人对景观有各自的见解,角度不同但都有道理,且越探讨越发意味显著。这让人感受到他对此地此景的情有独钟,也许这个原因,使他把叹息此地“因僻在偏隅,少题咏,以是人罕知奇辟也。”的遗憾变成“拈韵得二首,特镌洞壁以志不虚此游”。的浓厚热情。而再结合诗文末两句“遍游五岳曾题石,胜境而今乐再寻。”一句看,则说明了清虚洞在他眼中极具独特性。

其三,他的严谨,带给我们的一些历史的信息。在对诗文注解中:解释“瀠洄二水护烟鬟。”一句时,说“张三丰咏湄,昔有‘二水颠倒流’句”。此说康熙《湄潭县志》中多有提到,没什么特别的,我关注此是欣赏他说清虚洞时必得联系地域大环境。而注解“人皆仰望因流泽,境有奇观只在山。”两句时,一说“相传天旱必祈雨于此。”此一句一则讲出史上此地有人们祈雨的活动,另则以他当时而言说是“相传”,那么则是把历史往复回去得更远。“境有奇观只在山”句中的“山”说的是现在的打鼓坡(又有名象山),注解着重强调“志载邑胜境此山为最。”另外注解中说到“昔邑尹扬石臣署曰‘清虚’”,大概是道出此地称“清虚洞”的来历。又“时殷望雨,次日应期而得。”、“又水气生蒸则雨。”是此地对天候现象反映,也是这里重要的特征之一。

咳,其实读史很累人的,读到此已经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了,还没完,但要说得清问题还得读,放在后面再读吧,先把已读的梳理一下。

现在我们大概有些明白,湄潭史上应该比较早就使此地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的。如果允许猜测,那么此地因对降雨的天候情况有予报的作用,则当湄江大地还处在“锄耕”时代时,(即我们今天说的所谓原住民“土人”生活时代)便有先民用此地作“祈雨”的场所。那时他们主要的是随陵麓而耕,靠天吃饭的依赖性强,久旱不雨对“锄耕”是重大威胁,为“祈雨”的需要,便自然利用了此场所。“犁耕”农业取代“锄耕”农业成为湄江地域的主要农耕形式后,拦河筑堰发展了湄潭地域的灌溉农业,此地有十分发达的灌溉系统,相对而言对“祈雨”不是太依赖。更重要的是,“犁耕”农业条件下,“祈雨”形式比较讲究,有专门的高规格的祈祷场所,多在人口聚居村寨或府衙公共场所的地方,多不会用此深谷的地方作这样的祈告场所。以此推论,此地是较早的先民用作“祈雨”之地是说得过去的。

接下来,是湄江大地人文蔚起,什么年代始不太好确定,按清光绪《湄潭县志》记述,公元六世纪我国北魏时郦道元著《水经注》便有述湄江地域的记载“石阡、思南、遵义、湄潭俱近蜀,气候平和,寒暖不爽,雨畅恒调。《水经注》谓:‘牂牁夜郎之间,山无障毒。’即此等处也。”而据介绍,湄江在《水经注》里称为温水、煖(读音:nuǎn,字意同暖)水,所记是明确的。此后隋、唐均有在湄江地域置县、州,人文蔚起是肯定的。而按《贵州古代史》载述,佛教传入贵州之始在隋朝,最早地是在与湄紧邻的瓮安县境,而当时是否有佛教徒入湄境虽没见有记述,但会影响到湄潭或有游历僧人来到清虚洞题下此词,也未可知。而那句:“多年高卧莲台上,大道原来不属修”的题词,其意境实在太过诱人,参透的是佛是道,抑或是湄江地域或清虚洞自然景观的奇景,读来总让人感叹不止,大概也为此景留下了咏叹不尽的寓意。也许如此,在湄颇有政声的邑令扬玉柱,欣然为此题下了“清虚”二字。
[此贴被冬流水dlshn于2012-3-8 1:25:58编辑过]
[此贴被冬流水dlshn于2012-3-8 1:34:30编辑过]
  
  • 啷咯哟
  • 发表于:2012/3/9 0:00:48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知道的挺多啊
(0)
(0)
  
  • dlshn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3/9 12:19:38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我﹌熊 呵^^ 发表于 2012-3-9 0:00:48 :
楼主知道的挺多啊

也不算多吧,读史嘛,湄潭这篇史是有些读头的哩。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