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春风又拂杨柳梢

  • 千手观音
楼主回复
  • 阅读:1940
  • 回复:10
  • 发表于:2007/4/28 21:12:23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月,春风又上杨柳梢头,应余庆文联的邀请,我又一次来到了余庆。踏上余庆这片热土,往事如潮,一幕幕在我心中涌现。

余庆离我的老家有百余公里。从哥哥来到这儿参加工作起,就与我们一家人息息相关了。哥哥像许多农村出来工作的人一样,一心想把家人带入城市,分享城市的物质与文明。在他们的大女出世后,我懵懵懂懂地跟随在哥哥身后,来到余庆,踏进了城市的大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余庆,也是我第一次远离故土。

那时的余庆县城很小,一条主要街道贯穿城内。再从主街派生出一些小巷道,窄窄的、脏脏的。这里的人却出奇的好,热情善良、勤劳朴实。对于突然的闯入者,她们没有一丝陌生与排斥,像家人一样接纳着,爱护着。以至我踩惯了乡村泥土小道的脚板,“噼啪”、“噼啪”地穿行于城市的街道,竟然有点肆无忌惮。去河边浣衣,去市场买菜,背着侄女去嫂子工作的地方玩耍,在河滨学校任教…… 

写到这儿,去余庆河畔浣衣提着的那只竹篮,又一次在我的记忆里浮现。那只竹蓝做工精美,有棱有角,吸纳了余庆的山川精华,溶入了余庆人的心灵手巧。余庆的竹篮不仅是我的最爱,还引来了家乡人的啧啧称羡。我每次来余庆,乡亲们交待的第一要务,就是为她们带回一个竹篮。每带回一只,大家都像宝贝一样的珍爱。

那时我们去浣衣的地方只是一条小河,水好象来自一坐水库,河畔两旁,还有人不时拿着长竹杆漏瓢捞菜叶。因为水急,菜叶在水面上飘得很快,捞菜叶的人须眼明手快,待菜叶近了,举起长瓢,一下子捞起来。少年的我那时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里的人太笨,用同样的时间去野外打猪草,收获一定大得多。

多数时候我常常去城外的大河,河水清澈,鱼翔浅底,走在公路上,大坝风景尽入眼底。春暖花开时节,春的气息直钻鼻孔,浸人心脾。我们常常打着赤脚站在水里,放任漂洗的衣服在水中盛开成一朵朵莲花,荡漾出五颜六色的梦幻。而一片捶衣声中,希望也沿着河水飘得很远很远……

时光荏苒,我离开了余庆,那段丢不开抹不去的缘,却像一束美丽的光焰,一直在心头萦绕;那人那景也成为一帧特殊的风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一次,我来此采风。人还在车上,我就暗自计划着,除了参加文联组织的采风外,还要挤出时间去原来教书的河滨学校。看一看那里的乡亲们在四在农家建设中变成了什么样子?那时的学生已经长大成人,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成了上班族?穿过流逝的岁月,他们可否还能够记起我,辨认出我在岁月里渐变的容颜?到宾馆放下行李,我就兴匆匆地找过去的好友,要她陪我去河滨。

然而,旧时的余庆街道已成为记忆。不说那林立的高楼,不说那琳琅的店铺,也不说那别具一格,塑着一头牛的街心花园,单是那宽阔流畅、四通八达的城市街道,就让人耳目一新。满以为是“余庆通”的我,走到街心花园,就不知该去向何方。打电话找来朋友,朋友的回答也让我黯然神伤:因为修方竹电站,河滨学校一带早已变成了汪洋,那里的人大都移民到了县城。满心的希望瞬间变成了肥皂泡,强烈的想念像断了线的风筝,挂在空中,徒劳地打着旋旋。无可奈何之余,我只有梦回河滨了。

河滨公园是县城最美的所在。河还是那条河,却少了零乱,多了整洁;桥也还是那坐桥,却修葺一新,多了气派。站在桥上远眺,远处是一列高耸的山脉起伏着伸向天边,赤红的土地给人无尽遐想。近处是县城大坝,原来相距甚远,像神话一样凸现在视野中的村落,已经与县城连成一片,春色辉映下,透出和谐的光韵。 

我熟悉的黄果林还在,一片新绿包裹着,正在孕育新一年的希望。还在余庆的时候,就无数次想走近前去吮吸它的果香,亲睹它的风采,窥探它的神秘,却一次又一次与它失之交臂。因为时间仓促,这一次也只能与它擦肩而过。实在不甘心,一次又一次的回首,追寻梦中的那片黄果林。频频回首中,遥想着清甜可口,甘醇鲜美的黄果爬满了枝头,在春风里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原来光秃的河岸上,垂柳已成行。春风吹拂处,柳条依依,像一群急于要添置春装的淑女,轻抑住心里的急迫,在岸边垂立着,等待二月春风来为她们剪裁春衫。贪婪的我,也想乘着二月春风停留在它的身侧,和这里的人们一起休闲、品茶、慢慢品味柳树的婀娜多姿,慢慢品味四在农家建设的如火如荼。然而,就像我失去机会成为余庆人一样,时间留给我的仍然是失望。擦肩而过时,目光里掩藏不住的怅然,化作了牛场河河水粼粼的轻波。

粼粼轻波里,河滨广场美得让人嫉妒。修建者不惜血本搬来天下所有绿色植物,把它装扮得可与天庭媲美。又像风华绝代的大家闺秀,恪守家规严训,沉静着不发一言。在春意盎然里,又掩不尽那份风流和妖娆。特别是在这个春日难得有的晴天,空气清新,阳光照耀、春色包裹、花儿怒放、枝蔓舒展、小草绽绿、葡萄藤吸足了水份,向上延伸着,延伸着……

我多次听人介绍过这个广场,却夜郎自大地认为还是我们的茶乡广场闹热。亲眼目睹了河滨广场的风采,才自愧不如。这个广场体现了设计者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体现了这里的人民容纳八方宾客的宽广胸怀。家乡的茶乡广场虽然不错,但无论从占地面积还是美丽壮观,从园内设置还是景点造型,从植物保护还是休闲功能,没有任何可比性。不过,这么美这么好的广场却清冷得少有人迹,又让我置疑:是这里的人太勤劳还是不懂得休闲?这么多美丽的花卉,却没有人守候,是这里的人不爱美还是太老实?

参加了相关的座谈,才知道了答案的所在。这里的人正逢“七星高照”:教育与科技、卫生与保健、体育与健身、人口与计生、民主与法制、造林与生态、基层建设与先进性建设都走在了全国先进行列。从这里起步的四在农家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在全国展开。一个县以它的独特魅力在全国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此时我已明白:如今的余庆人,已不再机械地站在河沿上等待捞菜叶了,而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动者,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短短两天余庆之行,留给我的除了羡慕,更多的是惭愧与遗憾。惭愧的是因为一叶障目而导致了骄傲自大;遗憾的是因为错过了作余庆人的机会,而不能加入余庆人的行列去体味春风又拂杨柳梢的良辰美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河滨广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省写作学会采风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四在农家建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381138
  • 发表于:2007/4/28 21:29:44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散文写得很好,是不是把余庆写得太过美好了些,无论如何余庆与湄潭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不是夜郎自大哈)!它诺大一广场基本上没有人,而我们的茶乡广场虽小了些,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哟。
(0)
(0)
  
  • 千手观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07/4/28 22:06:59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又夜郎自大了不是?
 承认别人的长处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0)
(0)
  
  • 啷咯哟
  • 发表于:2007/4/28 22:36:22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余庆那广场我也去过,确实比我们湄潭的整得有气势。单说那面积,没讲的,抵得上十来个茶乡广场。
(0)
(0)
  
  • dlshn
  • 发表于:2007/4/28 22:48:57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文很精彩.也勾起了我的儿时,说不完的余庆哦,捞菜叶 冲浪河沙坝 夜袭黄果树林,儿时疯狂啊.就是这片地有点左,伤心事也多,文革一火焚尽佛文化遗产,烧去那麽多典籍书画文,可惜了.
(0)
(0)
  • 老茶馆
  • 发表于:2007/4/28 23:23:31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对余庆,不了解。

楼主在文中对那儿可是褒扬有加哟,应该不错的吧!
(0)
(0)
  • 嫣然回眸
  • 发表于:2007/4/29 9:55:31
  • 来自:贵州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当然不错了!也同意楼主的意见,不要光钻在自己一方天地里夜郎自大,多出去,多看看,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0)
(0)
  • 千鹤洲
  • 发表于:2007/4/29 18:49:34
  • 来自:贵州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爱自己的家乡,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风尚。在爱自己家乡的同时,当然也不要盲目自大,别人的长处及自身的短处,我们都得正视,这才是真君子...
(0)
(0)
  • 麻子沟
  • 发表于:2007/4/29 19:15:12
  • 来自:贵州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就是好,有什么不能面对现实的!
话说回来,湄潭还是比余庆好得多!
(0)
(0)
  • 管它三七二十一
  • 发表于:2007/4/29 22:01:35
  • 来自:贵州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余庆那个广场看起是要拽些个!
(0)
(0)
  • 远远近近
  • 发表于:2007/4/29 23:07:08
  • 来自:贵州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湄潭的也是小而精噻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