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杨传鼎传

  • 坐看云起
楼主回复
  • 阅读:10233
  • 回复:8
  • 发表于:2015/4/22 1:53:50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杨传鼎先生,湄潭茅坪人,1925年出生,1944年参加中国抗日远征军,1946年随军东北内战,1948年离开军队。先生如今虽90高龄,仍胸挺腹收步履坚实军人气质不改。

杨氏为茅坪大族,先生少年就读于茅坪水井湾杨氏私塾。1942年考入湄潭县立中学。时该校校址在今湄江二小处,学生报到时必自备锄头、扁担、箕畚等劳动工具,学习之余,则必参与建设学校等劳动。

1941年12月下旬,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1943年下半年,中国驻印远征军和入缅作战远征军极为艰苦,缺员甚多,且与英军协同中普遍存在着语言交流不畅。为弥补兵源,改善质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至1944年9月蒋介石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十数万知识青年先后投入远征战场。

1944年5月,国民政府再次到湄潭学生中招收远征军战士。先生正读初二,闻“远征”而心切,便决意参军。这批湄潭青年参军离家之日,时谷正伦任湄潭县长,湄潭在今茶乡广场处召开了欢送会,每人发放一斗笠,一毛巾、牙刷及一双草鞋等。其场面热烈而又悲壮。这批战士直运贵阳。而先生因惧家庭反对,便先与同学石德维(茅坪人),冷光明(石莲人,到贵阳后离队归家)向招兵处请求“先走”。于是,三人在招兵处安排下乘木炭车提前三日出发,至遵义宿一夜,5月7日达贵阳,与全队汇合。当年湄潭参军者,先生所可记得有石德维、刘万禄(永兴人)、陈启云、郑乾中、吴太河(庙堂人)等九人,此外,湄潭还有不少女学生亦参军。

在贵阳,先生编入青年远征军贵州教导第四团三营八连,所在班班长为镇远人,名廖英杰,连长名李礼。该部驻贵阳龙井巷万寿宫。新兵换装,此时先生与石德维亦补领斗笠等。贵州教导第四团三营在贵阳一直驻至7月某日才再乘木炭车至云南曲靖转火车达昆明,驻于昆明昆华中学。驻定,官长带士兵们去昆明大观园游看一日,翌日复又体检。至此,已历经湄潭、贵阳、昆明三次体检。三次体检皆有人因体质原因而遣返。7月23日,贵州教导第四团三营在昆明乘飞机直飞印度,先生亦正式踏入远征抗日的行列。乘飞机时,每人发有面包等物,数小时即达印度汀江机场。但越驼峰航线时,不少人呕吐不止,甚是艰难。

到汀江机场,即重新编制,再次换装,每人发一袋子,其中有毛毯、皮靴、胶鞋、毛袜、内衣、防蚊罩、钢盔及抗日徽章等。重新编制之后,先生编入驻印远征军新编22师(师长廖耀湘)。

一般认为新编22师成立于1938年10月,参加过1939年年底至1940年年初的昆仑关大捷。1942入缅作战,该师首战同古即与同属第五军的第200师一起被英、美盟国誉为“世界上最精锐之部队”。后,该师更是在斯瓦阻击战中获得“丛林之虎”美誉。1943年底,该师与同在印度兰姆伽补充、训练后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组建为新一军(军长郑洞国),新一军两师进攻胡康河谷,相互呼应而连战连克,一雪野人山兵败之耻,新22师甚至缴获了日精锐18师团关防大印。1944年8月,密支那大捷后,新编第22师从新一军划归新组建的新六军,廖耀湘升任新六军军长并兼任新22师师长(后李涛继任师长)。

先生记得,同乡石德维、郑乾中编至新22师司令部特务连,刘万禄编至新22师汽车连。先生所在连队,已无湄潭老乡。

编制之后,即开始了数月的入伍训练。训练先在利多(?),后转至卡马因(?)。11月,训练结束,先生以“下士学生服二等兵务”编至新22师64团3营8连小炮班担任弹药兵,其任务主要是运送炮弹。时新22师正攻打缅甸遂古(?),先生所在连队虽非一线,亦步步跟进,日日跋山涉水不断。所幸,因非一线部队,小炮班每日所备炮弹仅数发而已,且时有万不得已不允许牺牲学生兵军令,故先生与同班学生兵许家禄(贵州龙里南阳乡人)虽为弹药兵,却几乎不曾有背负炮弹之苦。先生所在部队在遂古(?)过伊洛瓦底江时,先行派兵侦察,知遂古(?)已被我军攻占,遂顺利渡江,但尚见江水血红,日军各类汽车横七竖八躺于遂古内外。遂古(?)为日军凶残之第18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其战况之惨烈,自可想见。

先生自称,自己的确未见过日兵一人,亦未在战场放过一枪,仅过遂古之后,行军宿营时与老兵猎野牛为餐。并且,宿营时,老兵负责挖掘防御工事,先生与许家禄仅需负责搭建帐篷而已。

1944年12月,先生随部队空运回国,部队驻云南曲靖。驻曲靖间,先生所在部队参加了蒋介石、宋美龄至曲靖的阅兵仪式,先生由是得亲睹国家元首及夫人。此后不久,先生在曲靖考取新六军第二期干部训练班,以中士衔在干部训练班学习到1946年。

日寇投降前,新六军调湖南芷江受降,干部训练班亦随之。其后,随部辗转至上海。其后,至东北。在东北,先生干部训练班毕业并留任教官,后又至新六军司令部特务第二连。新六军覆灭前,先生至新六军特务第二连中尉连副。辽沈战役中新六军残散,先生逃亡间被俘,遂为解放战士。

先生任新六军教官间,曾在辽宁铁岭训练新兵,与当地地一女生结缘,故为解放战士不久亦志愿遣散回乡(妻子家乡)。其后,抗美援朝始时贵州已经解放,种种原因,先生孤身欲回乡,却不期至广东欲渡香港。后因往返香港大陆间倒卖日用品而被捕判刑5年,服刑广东第一监狱印刷厂,刑满释放后留该厂就业,并至四级技工。后印刷厂拆迁,先生转至广东英德农场。英德农场间,与一被特赦女犯(香港人,亦因港陆间倒卖日用品被判刑,特赦后亦留英德农场为工人)结婚。1958年,先生因工作出色而得以揭掉“帽子”。1970年,因文革“清理回乡”而带妻子及三个孩子回乡至湄潭茅坪,居茅坪至今。

先生居茅坪,深居简出,绝不事张扬,茅坪人亦少有知其事者,但见其轩昂挺拔姿态卓然,越至其年高则越神往之。

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达70载,于国家、民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于先生辈个人,在那场挽救民族危亡的战争中毅然投笔从戎,先灭匈奴而后思自身,终因此而改变了其人生轨迹。先生可敬!先辈可敬!

先生已老,人生花开花落,先生或早已不去计较。我辈得识先生其人,得知先生其事即为所幸。

是此,祝先生康健。先生可敬!先辈可敬! 

(据访谈而就,且因笔者本身知识局限,其间所叙人名、地名或许多有误差,望知情者见谅,并诚恳请求斧正。)

 (下图来自本论坛悬崖松《寻找湄潭远征军》一文插图,右者即为杨传鼎先生,左为其弟杨传美先生。)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  Jason.Liu
  • 发表于:2015/4/22 9:18:04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值得敬仰,祝前辈身体健康,百年安好
来自手机版
(0)
(0)
坐看云起
坐看云起: 谢谢。有人一起敬仰这样的人,就会觉得舒服。
  
  • 靜待、花開
  • 发表于:2015/4/22 9:34:36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得到更多重视,他们付出的贡献真的是太多太多,再次也祝老先生身体健康
(0)
(0)
坐看云起
坐看云起: 是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敬畏那段历史。谢谢朋友。
  
  • 祖波
  • 发表于:2015/4/24 13:32:43
  • 来自:吉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向前辈致敬!祖波
(0)
(0)
坐看云起
坐看云起: 谢谢朋友!
  
  • 千手观音
  • 发表于:2015/4/27 11:57:04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人的篇章,一段被埋没的历史,一些被埋没的人。
(0)
(0)
坐看云起
坐看云起: 呵呵,姐姐,这个篇章写得不好,但这样的人已经足可让人感动了哈。谢谢了。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