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湄江浪花”之六:小学往事

  • 绅士长弓
楼主回复
  • 阅读:10671
  • 回复:3
  • 发表于:2016/6/1 11:22:18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特发帖我们那一代小孩的小学往事,以滋回味。
 “湄江浪花”之六


小学往事

绅士长弓

二〇一六年五月



1957年9月,我进入义泉镇南街城关一小读书。每天上午2节课,下午4节课,一年级课程简单,语文、算术是主课,另外体育、唱歌、手工、劳动几科副课穿插。

这年“反右”政治风暴刮遍全国,城关一小也不例外。一天算术课前,班主任老师(名字略)交代:算术老师换了,换成一个右派老师上课,让大家监督他,有异常马上给她报告。这堂课一结束,一群同学呼拉拉往老师办公室跑,我不知出了什么事跟在后面听,原来的算术老师板书“5”字是楷书,上面一横与左边平齐,而新老师板书“5”字是草书,上面一横在左边中间,左边出头,右派老师写法有问题!班主任老师哭笑不得,还要表扬发现的同学警惕性高。

我最喜欢劳动课,内容是勤工俭学,其实就是打猪草,可以到野外玩,蓝天白云,多自在啊!几天的劳动课并起来安排半天,每人拿把小猪草刀,背着篾背(竹子篾条编的密实的背篼)或“稀篮背”(竹子篾条编的有框眼的背篼),也有提筐的或提竹篮的,围着班主任老师出发。去的地方多半是打鼓坡茶山,或是七星桥头右边的罗家湾,较少也去西门坝菜地和县体育场边田地。同学们分散开来寻找猪草(野菜),用刀割(撬)到背篼里。通过打猪草,我认识了很多野菜,路边坡坎的蒿芝(叶背白色的米蒿,是一种营养、口味较好的野菜,困难时期救过很多人的命;叶背青色的叫青蒿,有毒,用来杀蚊子,人畜均不能吃)、蛤蟆叶(车前草)、鱼鳅蒜、蒲公英、野汗菜(马齿苋)、灰菜、奶浆草(最后两种兔子最喜欢吃)等;茶树下的木衣子(半夏)、野棉花、野烟、耗子屎、酸咪搅等;菜地里各种瓜的叶、尖、藤(南瓜、北瓜、西瓜、冬瓜、苦瓜、丝瓜、葫芦、沪子瓜、佛手瓜、西葫芦、红苕等),各种蔬菜叶(白菜、青菜、罗卜、莲花白、胡罗卜、四季豆、豇豆、大豆、海椒、油菜、丕蓝、鸡尾菜等),各种嫩苗(白菜、罗卜、油菜、汗菜等)等;田地里的霁菜(俗名雀雀菜,是营养、口味很好的野菜,春天人们多采来包饺子、馄钝尝鲜)、鹅咽草(困难时期救过很多人的命)、鱼腥草叶(其地下茎叫折耳根,风迷云贵川)、清明菜等;水田、沟渠的水芹菜(困难时期救过很多人的命)、水葫芦、剪刀菜等;山林里的大毛香叶、小毛香叶、嫩刺藤尖、酸汤杆尖、野莓叶等都是这一时期认识、学会辩别的,对我一生帮助很大。

到下午4点来钟,班主任老师一吆喝,同学们汇集拢来,猪草采了不少,一声令下大伙背着猪草到养猪场去。养猪场在城关二小门前公路坡顶上,二小隔壁是苏联仓库,仓库对面就是养猪场,养猪场在一座山崖上,崖脚是奔腾不息的湄江。班主任老师看各位同学打的猪草现场点评,谁的多谁的嫩,我早有准备,用几根棍支在猪草下面,再抚平,弄得猪草泡泡的、松松的显得多,好挣个表扬,其实老师不是傻子,路上她帮这个背背帮那个提提,已预先对重量有了调查,谁多谁少心中有谱,一出口八九不离十,准中!我搞的小动作没有一回得逞。养猪场把大伙打的猪草合在一起过称,每斤1分钱,老师收了钱大家才回家,第二天,老师把卖猪草的钱数公布在教室后壁教学园地里,让同学们监督。

1959年我转到城关二小上学,上午8点上学,10点回家早餐,12点再上学,下午5点回家。困难时期开始后,农村的同学特别艰难,城里同学可以回家吃饭,他们多半不回家,啃点上午带来的地萝卜或蕨苕和野菜作的粑粑充饥。学校少先队开大会,总辅导员(名字略)传达上级号召,说遇上严重自然灾害,要动员起来支援农业第一线,尽量节约粮食,多吃蔬菜。

我的同桌是个男生(名字略),做作业时把总辅导员的讲话写成了诗:“春风吹来百花香,党的号召传四方;支持农业第一线,我们也要出力量;党的号召真是强,支援建设保国防;响应党的大号召,多吃蔬菜少吃粮”。我同桌父亲早逝,家庭清贫,4年级读完就辍学到搬运社当搬运工,拉板板车,我读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时遇上他几次,日子过得很艰难,后来无联系,不知现在可好,还记得他这篇作文否?

困难时期过后,形势好转,学校开展了三次校外活动。第一次是五上时,刚栽完水稻各班分别到关堰(关堰公社)野炊。关堰是个好地方,两边大山夹着中间平坝,一条小河蜿蜒从中间淌过,小河水清澈见底,河边古树成荫,一条土路从鸭蛋沟公路“马蹄石”分到这里,横穿小河通向关堰小街。小河上没有桥,几十块大青石板竖立起来,薄边迎向上游,中间间隔尺把远,让水从中间流过,人踩青石板棱过河,这种方式湄潭叫“过跳磴”。同学们在小河跳磴边散开玩,斗水、捉小鱼、翻石头捉螃蟹、堆河沙、爬树抓知了的都有,玩了个不亦乐乎。饿了凑到一堆吃自己带的饭,比比谁的妈妈做的菜好吃。这天天气很好,凉风悠悠的,同学们玩累了三三两两躺在河边草地上休息,望着蓝天,白云苍狗,挺惬意;最主要的事是考虑回去怎么写体会,要交作文。

第二次是小学5、6年级同学到庙塘坝(当时叫庙塘公社)与庙塘小学高年级联欢,几个班学生拉着队伍走了10多里,来到庙塘街上,与庙塘小学联欢的节目早已不记得,联欢后吃饭却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记忆犹新:虽然每人预先交了半斤米,可是人多,后面同学还没舀上饭,最先舀的同学已吃完第一碗去舀第二碗,大黄桶甑子边围满人,挤都挤不进;我看人多饭不好得吃,预先想了个办法给伙伴讲了,第一碗少装点,很快吃完,第二碗使劲按,舔个“帽儿头”,谁挤进去都给两人舔,组织临时互助组,这个办法挺有效,两个人肚子都吃得圆滚滚的,好些同学却没吃饱。

第三次是同年级野餐,翻过高山(地名,余庆方向,离城8里)过去盘山公路边山顶上,总辅导员在公路上拉着手风琴,其他老师钻入小树林,把预先准备的纸条搓成纸棍藏入泥下、石下、草中、树上,一声令下同学们分散钻进树林去找,找到了有奖。一个多钟头过去,总辅导员喊“停止”,大家回到公路上,交回找到的“战利品”领奖,我找到一个敌“师长”,得到的奖品是作业本。其他同学也有找到的,也有空手的,“蒋介石”没有抓到,连藏这个纸棍的老师也想不起藏的地点,这成为一道千古之谜,若干年后如果有人发现这张纸棍,真想不到怎么理解这张纸条和名字的意思。

小学6年级要上晚自习,教室没安电灯,学生们自己带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一两煤油6分钱,可以照一晚上,谁都省着用:用纸做个灯罩套住灯,在灯罩上挖个孔,再用纸卷个筒插在孔中,使灯光只射向自己,别人享受不到;满教室灯不少,可光不强,恍恍的。8点半下晚自习,同学们早盼望这一刻了,收拾好书包就跑;回家路过老平桥,都爱在桥上停留,折纸船丢入水中漂,船中还点燃一团浸上煤油的纸,火光伴随纸船沿江飘出老远,只见火光在江面漂着,这是我们少年时最喜欢的时刻。忽然有同学喊:“铲电影锅粑去”,大家一窝蜂向天主堂跑去;湄潭县电影院晚场一般8点开始,正片前面加映《新闻简报》,要半小时,这时正片还剩个把小时,铲电影锅粑正是时候,撞上什么是什么。

湄潭县电影院放电影的地方换过多处,我记得最初是在湄潭一中礼堂放,《秋翁遇仙记》、《天仙配》就在这里看的;后来在城关一小礼堂放过一段时间,再搬到天主堂,从正门进去,进门就是银幕,后面放长椅子,可以坐很多人,有名的《南征北战》、《洪湖赤卫队》、《海霞》、《51号兵站》、《无名岛》等都是在这里看的;后来又因为保护红军标语搬回城关一小(直到我离开湄潭),看的电影更多,《刘三姐》、《女蓝五号》、《女跳水队员》、《突破乌江》等电影和文革样板戏影片都是在这里看的。最热闹的是放映《夜半歌声》,传说这个电影镜头吓人,哪里哪里吓死人了,更引起我们的兴趣,到时非看不可,可是到放映时却规定成人才可以看;那天买电影票的人真多,满操场是人,等着看下一场;天下着小雨,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叔叔点头答应,钻在他雨衣里面进入影院躲在椅子下,电影开始才露头,看完整部电影没什么异样感觉,觉得并不吓人。

我们从桥上跑到天主堂正是时候,湄潭电影院有个规矩,正片最后半小时把大门打开,以利结束时人群出去,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可以不花钱看电影最精彩的部分,钻入天主堂坐在银幕下方,情绪马上就与银幕上情节联系在一起,这就叫“铲电影锅粑”,是我们的专用词语,用这个办法凡是在湄潭上映的电影基本都看过。

学校也组织学生包场,票价是平时一半;我们一听到包场看电影可高兴了,像过年似的,满场是吵闹不停的学生,要电影开映才安静下来。《红孩子》、《小兵张嘎》、《风筝》、《宝葫芦的秘密》等儿童影片都是这样看的。
  
  • dlshn
  • 发表于:2016/6/1 15:50:16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嗨,那时最能留下映像的,确如楼主所说是吃,凡能充饥的都会尝试往嘴里去,往往吃像都是回望中最深刻的。记得读湄中时,学校搞了次较大规摸的拉练,到了余庆的三跌水那地方。晚饭时吃饭,饭没够吃,是没抢得赢,有些不甘。也望过去,特别女生更更多,都没吃够,甚至都没吃到,端了个空碗伸长脖子不甘心的等着是不是还会加添什么吃的,只是那里条件有限,弄不来面条之类方便的,就只能如此了。当时想着搞后勤做饭的怎么这样啊,什么意思呢?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忽听得“滋溜溜、滋溜溜、、、、、、”有谁在特别夸张地表现吃像。望过去还真的是有个同学在吃东西,他家庭条件比较好,出来时家里给他带着罐头,他又特别爱出风头,此时也正是他挣表现的时候,就敲开了一个罐头在那里吃得震天响,故意弄出一副贪吃得满面春风的样子,现眼在面前。“怎么这样啊?"我心里抑郁他:”不至于贪吃连本性都丢了吧,这样现眼在众多同学面前,这品味倒把自己行形象毁了不是。“那副做作,怎么看怎么不对头。也太能表现了,摇头晃脑、嘟嘴舔舌、溜唇挤眼、、、、、、我注意着他还能表现啥。突然,我觉得芒刺在背,有什么不对,掉过眼神往不安的方向看过去。老天爷真够长眼,是一个小女生,她可没看那个吃样怪诞的,是在盯住了我在看。那眼神是一脸的不宵与鄙夷。感情是把我当”望嘴狗“了。那f份尴尬,当下心里就是一哆嗦,谁知道呢?因为此是生出了一份怨恨呢?还是一份自责?或者是永远的一份不自在。
       后来那男生我用了一生不愿去理他,那女生有好久爱理不理。那年头,像这样些东西有时可是不堪阿、阿。
(0)
(0)
  
  • 陶醉于你
  • 发表于:2016/6/4 15:34:57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师那年代的生活趣味十分丰富,谢谢你的分享
成就梦想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