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湄潭曾经最繁华的古庙,就连大明朝的进士也为它题字叫好——解乐云深寺

  • ﹉=念而卟忘=﹉☆
楼主回复
  • 阅读:6253
  • 回复:1
  • 发表于:2016/9/23 9:20:25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云卷云舒,灵山大佛云深处。

古香古色,姜家山顶古莲台。

人来人往,历尽红尘人又去。

梵天梵土,誓渡众生梵音勤。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早就听闻湄潭解乐境内有一座古庙,名曰云深寺。寺庙只身位于解乐的姜家山山顶上。建于何年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据现遗留下的古迹推断应该是明末清初。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说起姜家山云深寺的历史,当地的老人都略知一二,但又都不甚了解。但据《余庆县志》(此地民国4年前属余庆管)载“钱邦岂得道之处”。钱邦岂何许人也,明末进士,时任川黔巡抚。

明末时,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将领孙可望,后投身于南明朝廷。以武力把持朝政,枉杀大臣,钱邦岂不愿与其同朝为官,愤而出家,法号大错和尚,挂锡(昔云水僧行脚时必携带锡杖,若入丛林,得允许安居时,则挂锡杖于壁上之钩,以表示止住寺内。)西来庵,云游四方时,来到余庆县合江里四排二甲地名罗卜汝(现湄潭县解乐姜家山)名曰姜家山的一处胜境,见此地形如上山老虎匍伏在地,前面高山犹似佛家僧帽,形如虎头的地方有一尼姑庵,一位尼姑在此苦修度日。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据山民诉说,原是战乱时,有姜姓母女逃难于此,就地搭棚度日。后来姜母去世,姜氏女无依无靠,只好改茅庐为庵,出家为尼。大错和尚思此奇境,遂捐资立一庙宇,并赐名云深寺。后在地方绅士的鼎力扶持下,庙宇已具一定规模。后来,大错和尚又云游到此,见此地俗好礼佛,即写下“绩著黔川”的匾额,挂于堂中之上。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后乾隆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后,云深寺越发旺盛。至道光时候,当时的云深寺主持净纯和尚又扩大庙宇,重塑金身,将云深寺建成了上、中、下三殿。据记载,当时庙内有受戒和尚50多人,俗家弟子无数。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几经修造,云深寺早已成一方大庙。可惜,在后来的破四旧运动当中,曾经辉煌百年的古庙宇几尽于毁,仅剩得古庙部分石院墙、石地基仍不屑风雨的立于山巅。还有曾经大殿的镂空雕额枋,为清道光年间重修云深寺所雕刻。破四旧期间,寺庙被撤除,有识之士将它保存于今,雕花目前悬挂在解乐官仓“明镜寺”殿门上方。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传说,额枋上雕刻着的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在“云深寺”时,日日听经,在山巅吐纳云气,久而久之便得道成精。这龙常于夜间出没在寺院周边的稻田里,损害无数庄稼。刚开始众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一天一位法师看见两条龙的身上沾着寺院周边田地里庄稼的枝叶,且脚上还有田里的污泥,便将此告知众人。众人商议后汇报给寺内的长老,长老听闻后立即挥剑斩下龙头,只余龙身。现在悬挂的额枋上的龙,龙头是一九九二年重建“明镜寺”时重新雕刻接上去的,衔接处明显可辩。

当地部分老人还说,以前寺庙正前方的山谷下原本有3根耸立的石笋,但“破四旧”期间,很多人大肆对庙内的佛像等进行破坏、焚烧,更有庙内和尚被逼上吊自杀,山谷内的石笋便倒了一根;后庙宇被拆除时石笋又倒了一根,如今山谷下只剩下一根孤独的石笋。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曾经,这座庙宇管理着周围48座寺庙

曾经,这里也有过高僧大德

曾经,这儿汇聚无数信徒的信仰

曾经,这儿也为一方净土

我们能否再建立起曾经的信仰,让灵魂有一块净土栖息?



本文资料参考自张宪忠老师的《湄潭古刹-云深寺》

 图文:叶隐知秋  李文松

审核:张大东
  
  • 大小伙
  • 发表于:2016/9/23 9:47:26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多地方都没有听说过,十分感谢湄潭在线的分享,没有湄潭在线,谢谢地方我根本就不知道。谢谢了,
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