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在湄潭,有一种专属记忆叫赶场!

  • 大小伙
楼主回复
  • 阅读:13004
  • 回复:6
  • 发表于:2016/9/25 9:44:35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赶场,是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称赶集的方言。中国民间风俗,各地百姓约定俗成在一个时段到一个地方(城镇)去以钱换物或以物换物进行交易,以这样的方式满足百姓生活供需。

在我国各地对赶场的叫法不一。我们南方很多省份叫“赶场”;而北方叫“赶集”;云南叫“赶街”,岭南一带叫“赶务”;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赶虚(赶圩,虚天)”,又称“赶街”;湘桂粤一带称为“赶闹子”。

在湄潭,15个乡镇赶场的时间、地点都大相径庭,但还是有一个相同点,人们都热衷于赶场。小的时候只要到赶场天都会把自己捯饬一番,然后问爸妈要几块钱,叫上弟弟妹妹赶场去,买点麻辣、油炸粑(1块钱4个),到散场时买两包方便面(5毛钱一包的“美味100”,1块钱一包的“白象”)给父母带回去。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谈到赶场,北宋风俗画作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完美诠释了集市的百态人生,画中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有所异,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湄潭人的赶场生活也犹如画中这般,但比画中更为质朴,这样的“赶场天”表现出了远方游子浓浓的家乡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菜市场里络绎不绝的问价声,还有最经典的砍价声,“少一点儿嘛,哪的要得到5块哟,4块,4块我就给你称两斤”。小时候妈妈经常到菜市去买蒜和姜,把它作为佐料添加在各色菜品里,湄潭人的饮食习惯就是如此有滋有味。当我去外省上学时,我弄一碗放了姜、蒜的海椒,我的室友评价“这是我至今为止吃过最美味的辣椒”!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赶场天,小孩儿最喜欢“撵路”(硬要跟着大人去赶场),其实也不是要去买什么,就是图个热闹,如果父母不带他们(曾经的我们)便会哭闹,到最后父母也只得“妥协”带着孩子上街去,买颗酸眯眯(1角钱就可以买4颗)、1角钱1颗的棒棒糖,还有那种有贴画的泡泡糖(小时候手背上都被贴得黑黢黢的),现在回忆起来仍是满满的幸福感。最搞笑的是,不会吹泡泡糖的我们,便用两只手辅助着吹,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怂呀。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米花糖、炒米、包谷泡都是如此经典的童年记忆,小时候在家里这些东西总是堆着吃,奶奶特别喜欢买来下油茶(油、茶叶、豆子混合着制作的汤)吃。还有那麻饼和三角糖(中间是空心的,外表四个棱角,吃着又香又甜)装点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赶场怎么能少了酥脆的麻花,手指拿了吃,手上会沾着油香,1角钱一个的麻花,吃着“嗑嘣~嗑嘣~”的直响,有时把牙齿都嚼酸了!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上街都会背着背篼到处买东西,赶场都会买柑子回家,便宜又好吃,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家里的柑子简直太多了,吃完柑子后把柑子皮放在火炉边上的口袋里,干了之后用来碾碎放入海椒粉里,炒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炒出来的菜别有一番风味。猪肉、板鸭等肉食物也会买,但大都是看年看月才买一次,生活虽然如此的简朴但人们脸上依旧徜徉着笑容,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幸福。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在湄潭,赶场不仅只买吃的,还会买一些用的,木制的甑子、茅盖、甑饼还有一些勺子、汤匙等;竹制的背篼、渊篼、戳箕、簸箕等,这些即将失传的手工艺可以看出湄潭这座小城集聚的智慧与实力。还有那用塑料带编织的“花背篼儿”,绝对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背着那个去赶场太大气了。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赶场天买的东西通常会比平时便宜,特别是鞋子。如一山的堆在地上,一双才卖一二十元,家长们通常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买上一双!还记得那10元3张的碟子和10元钱一根的皮带吗?小编不会去买碟子和皮带,倒是喜欢去地摊上买那1元1张的偶像海报,回家后贴在墙上。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老年人赶场则会喊上自己的朋友去坐茶馆,每人2块钱便可以在茶馆里坐上半天,在茶馆里和老友抽着“叶子烟”(土烟的一种)拉拉家常聊聊儿孙;有时还会打哈“大二”(扑克牌的一种,其实挺复杂的,还要打算盘,现在的年经人会的没几个吧!)。年老了就喜欢这种悠闲、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老奶奶用烟杆抽着“叶子烟”询问价格,如此平凡的画面,却莫名的构成了一幅有故事的画卷:画里老人们也许在讨论叶子烟的好坏,又或者是扒拉家常琐事,这就是岁月生活的沉淀吧!经历了沧桑才余下的故事,老人的故事和香烟跌宕了这个赶场天。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老人坐在胶凳子上一边缝着背系一边售卖,背系大都用坚硬的笋壳缝制而成,所以可以看到老人用劲才能将针穿过笋壳,可想而知老人缝制一条背系要花费精力。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赶场时补“剃锅”(锡锅)、补鞋的人,周围总围着许多的人。不过补锅和鞋都好贵,稍微补一下便是10来块,但也十分诧异于师傅的高超工艺,总在思考为什么能补上,这个“难题”一直到上初中才解开。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赶场,凝结了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现在长大了,虽不喜欢去赶场,但一旦谈到赶场还是会觉得很亲切,那些余留在记忆里的片段也会时常浮现出来。大千世界,我只爱一个地方——湄潭。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
  
  • 记忆。
  • 发表于:2016/9/29 10:49:29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最熊去了,然后都叫我赶路狗。哈哈。
  
  • 登陆
  • 发表于:2018/5/2 13:15:04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湄潭赶集是那天,具体赶那个街道
  
  • 登陆
  • 发表于:2018/5/2 13:15:06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湄潭赶集是那天,具体赶那个街道
  
  • 方芳芳芳志永
  • 发表于:2018/5/4 15:17:35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赶场了。可以买吃的,
方幺妹@(≧3≦)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