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城边纪事——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儿时野性等(三)

  • dlshn
楼主回复
  • 阅读:41895
  • 回复:5
  • 发表于:2013/9/25 16:45:30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湄潭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读《石坛》古诗(品味古人之一)

本诗的第一层次里,诗人写景状物观察事物显微,语言精炼朴实应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在秉持客观态度上,诗人表述奇石这个“有物”不强入观点,说出自己认为是什么之前,先只说是个“有物”,然后逐次表达观点,目的是在尊重客观事物前提下,以最朴素的思想和方法去判断和认识事物,从而比较客观地获得认知。这样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中国古典诗论评价是说用词老道)是很有些意思的,一则表现出其潜质里文化素养的内含,另则是其客观态度获得的认知,更多一份对事对物本质的认识。

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份难能可贵让我们在诗文的第二层次里,可看到诗人求真于奇石质朴的本质,在自然朴素思想的引导下,借助自然之景抒怀,解读物是人非,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正确的审美意识及人格品位追求。

第二层次里, “金鼎银铛各庙堂”句中“金鼎”、“银铛”指金、银质地的盛水、盛物煮具、温器等。(铛在这里读作[chēng],酒铛、茶铛等。)金、银是饰物,表象修饰的东西;鼎、铛是实用物,基本功能是煮、温东西的。用今天的话来讲,实物的实用性或能实现其基本功能是“形而上”的,《易经》有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白话点就是:事物的内容、意义、目的是形而上的,其表现形式是“形而下”的,如金、银在这里是饰物,是表现形式,算“形而下”的。

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里,金银质地的鼎、铛原则上不是普罗大众之物,受封建等级制度限制,金银器皿的使用有特权限定,一般地为皇家或地位高高在上者所持有,以炫示身份地位。而藉有金银质地的炫目来显示人的高贵、尊容,是封建等级制度下一种偏执狭隘的审美意识,与事物朴素的本质是相悖的(形而下者反为形而上了)。

 “金鼎银铛各庙堂”句中的“各”是语气词,有明显指向意识,可理解为“只属谁”的意思。这里是说刻意炫示金、银质地的耀目属“庙堂(高高在上者)文化”,或者是高高在上者的自恋、自我欣赏或自以为是罢了。“庙堂”可理解为朝庙之高或主要指高高在上者。

将此句的意思连惯起来讲,诗文作者抓住鼎、铛的基本功能不过是煮具、温器、盛物用具的这一实用本质,对饰以金、银质地的包装后变成了炫示显摆的工具给以了蔑视;对刻意于事物表象上的渲染,脱离事物本质,导致扭曲的审美意识和狭隘的道德观作了观点鲜明的归类揭示:它属于高高在上者的所谓的“庙堂”文化。显然,诗文作者对高高在上者自以为是的狭隘偏执态度是持否定态度的。

反过来而言,不赞同一种偏向和一种观点,则需有自已正确的主张和观点。紧接“修颈坦腹自星霜”句,诗文作者通过对奇石坛写实性的描述和象征性的表述,提出了他所选择的正确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

写实性表述论,“自星霜”是奇石坛成为奇景的原因。星霜作为名词,指年年岁岁,时间往复循环;动词讲,星霜又指年年岁岁时间往复循环中承受岁月磨砺,星辰一年一周转,霜则在每年遇寒而降;星晨霜露又谓艰难辛苦 “修颈坦腹”则是更具体地把奇石坛的实物形象特征描写了出来。奇石坛有颈若修的一般,自然更逼真, “修”字当得起是为妙用,一则有对“自然造化功”的参悟(美源于自然),二则是将源于自然之美与人类行为对美的欣赏统一了起来。坦腹:坛子实物形象的重要特征,也是对奇石坛“坛腹”的具体描述。延伸义而言,还有坦然、自在、不羁、赤诚等。

此句诗文与上句“金鼎银铛各庙堂”句对应,其针对性十分明显。首先是“自星霜”句中的“自”与前一句 “各庙堂”中的“各”对应,是语气虚词,即有判断也有具体的指向性。指向性而言,作“来自”讲(区别于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化)。就判断而言,因“星霜”兼具动词的作用,突出了对语气虚词“自”的强调,故使“自”还有自在、自然而成的意思。这个意义上,此句诗文是在说,奇石坛有颈若人专门为此修造,坦腹的样子使其十分逼真,如此奇趣的特征为人们欣赏,是源自自然景物披星戴月经受自然磨砺塑造,同时,因是自然磨砺塑造而成,使之成为自然的奇景而自在。

象征性意义上,诗人独到之处,是以自然质朴之美辅以修饰、隐喻、比兴等手法对奇石坛之美给以了美学意义的肯定与强调。其肯定和强调的语气让我们体会出他不但有对自然之美充满的那一份尊重与坚持,尤为重要的是诗人深刻于对自然之美本质的肯定。

诗人肯定的自然之美本质是什么呢?在他的眼中,如他看到的湄江河畔的奇石坛一样,是自然的质朴之美;是一份美的自在而坦诚的存在;是一颗赤诚之心经得起岁月考验、星辰霜露磨砺的展示;是关于美的自然与人类对美的欣赏的统一,等等。这些因素,我们平常去看它,也许潜默移化中大概便注入到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去了,而诗人则不然,是把地域人文的关注,精神情操的品味,概括提炼升华了出来。
  
  • 恨田力
  • 发表于:2013/9/25 22:28:06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解剖很细,足见是下了番功夫的
(0)
(0)
  
  • dlshn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9/26 10:27:57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很无奈)的帖子

是地域人文本较丰富,我不过是浅浅的读点。
(0)
(0)
  
  • 睁大眼睛看世界
  • 发表于:2013/9/26 15:24:21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学习 顶过
(0)
(0)
  
  • 远远近近
  • 发表于:2013/9/28 9:02:50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见识了
(0)
(0)
  • dlshn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9/28 15:37:06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谢过远近兄的阅读。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